感動過的羈絆
第52篇文章
進京一趟,熱情高漲,
精進修行,漸向澄明。
通過幾天的學習,又領略到了多位老師的風采,一堂堂精彩紛呈的課聽得人心潮澎湃。
來聊聊印象深刻的。
在一早拿到課表之即就知道,“電影中的教育”屆時一定是我最愛的part!
果不其然,上完課整個人都被這種期待達成的小小幸福感包圍,雀躍不已。
前天在介紹手冊上看到了主講杜霞老師所寫的《思悼》影評,過後久久不能自拔,嘖嘖!這不就是小夥伴們常說的“同頻共振”嗎?
整部電影的意境躍然紙上,
描繪的感覺全都懂,
劇中角色的感受我也彷彿全能感受。
簡直了!
晚上回酒店立刻與婉清一起看了這部韓國歷史題材的電影。看罷電影再讀文章,更能感受到片中的思之哀,悼之痛。思悼的平生在杜霞老師的筆下寫的是那樣讓人感慨萬千。
在杜老師的課堂中,大家一起探討了3個小時的電影,從她開課十年的《教育電影的心靈史》講起,帶領我們領略了諸多教育電影中的經典之作:
《小鞋子》、《跳出我天地》、《怦然心動》、《蒙娜麗莎的微笑》、《自閉歷程》、《放牛班的春天》、《老師,您好》、《講台深處》、《叫我第一名》《死亡詩社》、《皇族俱樂部》、《心靈捕手》。
通過一部部鼓舞人心的作品,讓大家深切的感受到電影的神奇魔力:
喚醒生命的激情,重構我們的意義世界。
也讓作為老師的我們重新認真的去思考該如何更好地修己達人。
杜老師還提到了貝爾尼·弗德爾的“電影療法”,即,調動反觀機制,在別人的電影里思考自己的人生。
這不禁讓我想到那部使我發生重大改變的《火影忍者》。
小學時期天性使然,不知學習究竟所謂何物;初一、初二眼高手低,混沌低迷,直到突然有一天對這部日本動漫產生了好奇。
整個故事通過主角鳴人的成長為觀眾展示了一個不可思議又令人嘆為觀止的忍者世界。
作為全校吊車尾的鳴人,通過不斷地激發內在潛力,一路升級打怪,最終成為一個奇蹟的締造者。
這部青春熱血動漫,它勵志搞笑,同時又包含着親情、友情和愛情,以成長和夢想為主線,引導着觀眾對忍者這個虛擬世界的三觀產生認同。
努力、羈絆、堅持和信仰。裡面的每個人,為了守護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個個都在熠熠發光。
劇中不乏許多天才,起初像鳴人這樣吊車尾的存在是那樣的微不足道,但天才的範圍很廣,它讓我們懂得了那種有着不服輸精神的“努力型天才”同樣也能創造奇蹟。
“一口氣做不了500個俯卧撐的話,就跳繩1200下……”
“不能連續跳1200下的話,就踢木樁2000下……”
“千鳥”、“螺旋丸”、“影分身術”…配合著超燃的BGM,每每到此,內心總會噗通噗通到不行。
漸漸地,通過《火影》開始審視自己。
我既可以滿懷激情,像所有堅定貫徹自己忍道的忍者們一樣,積極向上,不斷崛起;
亦可以任時光隨處掠奪,繼續在學校糊裡糊塗的學習。
幸好,從那些個角色的身上明白過來:
除了自己,沒人可以打敗你。
恍然開悟!
在精神上獲得極大的激勵和意志上的銳進後,找到了努力的契機,自此開掛般走起。也漸漸從二次元里的辛酸與無奈、坎坷與不甘中學會了愛別人和自己。
如今,木葉還是當年的木葉。
而我,早已不是當年的我。
謝謝你,火影忍者。
也許有人問,電影也好,藝術也好,既不能吃,也不當穿,到底有什麼用?
把杜老師的這段話轉送給你:
文學、歷史、電影、藝術……並不能直接地參與世界的改造,但卻能喚起人們內心深處渴望改造世界的沖動和慾望,能喚起人之所以為人的自豪感受,能喚起一個人堅信自己內在的力量是無堅不摧的信念。
共勉。